蔓状血管瘤属于血管瘤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,在头面部和四肢较为多见,它与四肢广泛性动静脉瘘是不同的。蔓状血管瘤是包含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的血管瘤,多数是单发性小动脉和小静脉瘘形成的血管瘤。常见于头面部和肢端(手指、足趾和手掌、足底),与四肢广泛性动静脉瘘有所不同。那么,蔓状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呢?
蔓状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?
1、头面部皮下蔓状血管瘤多见于颈部、面颊部,可见到一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的肿物,皮肤有时潮红,皮下隐约可见纡回弯曲的血管搏动和蠕动。
2、触之可感到有振颤,并可触摸到条索状质软扩大的血管及搏动,局部温度增高,压迫时肿物可缩小,压紧时搏动可消失。
3、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,局限于四肢末端的蔓状血管瘤,可在手指(足趾)或手掌(脚底)见到不规则的几个连接在一起的柔软肿块,皮肤可呈紫灰色,触之有振颤搏动感。
4、压迫时可缩小,压紧时搏动消失,临床上易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。蔓状血管瘤可有疼痛,因为皮下神经可与血管瘤相互缠绕,血管瘤搏动时牵拉神经引起。
医生指出:蔓状血管瘤的危害很大,应该及时治疗。通常表现为红色、暗红色的异常颜色在皮肤表面,由于蔓状血管瘤只会不断的生长,如果在头面部,不仅会影响美观,还会引起畸形。蔓状血管瘤长在四肢,引起患肢肿胀、畸形、甚至侵犯关节,引起功能障碍等后天残疾。对于蔓状血管瘤的危害其较大的特点是在局部能摸到动脉的搏动,局部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皮肤。婴儿头皮下的蔓状血管瘤往往发展很快,可与颅内静脉相连,故应及早治疗。